我們的身邊,或者都有這樣的一個他:每次碰面,又發現他轉換了工作,怨言總是掛在嘴邊,上司如何不濟、偏心,同事如何陰險、淡漠,總覺時不與他,全世界有負於他。
一心想幹一番事業,卻在職場上處處碰壁,總是遇上「有問題」的上司和同事。這些人欠的,未必是一個際遇,而是一顆感恩的心。
個案:3年轉工12次
幾年前,我們接到阿欣致電熱線求助,當時她只有二十多歲,求助原因是在過去三年內轉了12份工作,顧問仍深刻記得那充滿焦慮的聲音,故亦盡快安排面談服務。顧問見她時,她第一句便說:「求求你幫我,我又想轉工了,如果再轉,不會再有人僱用我了。」
坐下來後,顧問聽她細說工作上的滿腹牢騷﹕阿欣在一間保險公司入職不足三個月,埋怨被上司經常針對,只會給她「細客」,「大客」都留給自己的心腹。在阿欣眼中,上司都是厚此薄彼、處事不公,天下烏鴉一樣黑。同僚之間又爾虞我詐,同事對她殷勤,她便懷疑居心叵測;冷淡刻薄的,她又往往意難平,還有沒完沒了的工作,更是惱人。
阿欣每天都不願上班,下班後更充滿負能量,「辭職」經驗變得相當豐富,但每次轉到新環境,似曾相識的埋怨、泄氣和負能量,始終縈繞不散。最初,阿欣將不快樂全都歸咎於公司、上級及同事,以為轉工便能解決一切煩惱。但是不斷轉職,情緒卻愈見低落,她突然反問自己﹕問題會否在自己身上呢?
負面想法 扭曲實情
坦白說,輔導多年,這類型的個案見怪不怪。但我敢說,只有約一成的求助者真的因為工作與性格不合而需要轉工,其他絕大部分都是個人觀點與角度的問題。當一個人總是帶着負面的「眼鏡」看待事情,所有人和事在眼中也是負面。透過輔導,阿欣了解到自己的負面想法,如何影響她的感受,從而激發改變動機。思想負面的人,看待事情通常很狹隘,甚至會扭曲實情,除了學習從另一角度,更宏觀地看待人和事;更重要是常懷着感恩的心,才能轉變心情上班,過好每一天。
正向心理學 逐步找感恩樂事
對於思想負面的人,學習感恩是很不自然的事,但正向心理學相信,透過建立健康的態度和習慣,便可由外而內地改變固有思維模式。所以,顧問幫助阿欣時,總鼓勵她上班時換上另一副「眼鏡」,發掘工作時所發生、值得感恩的快樂事。最初阿欣也有困難,總推說找不到樂事,顧問便教她從小事着手,從一星期找到一件感恩的事,慢慢增加至一星期兩至三次。
轉換心態 一件事多面看
最後,她笑着分享工作上點點滴滴的正面事,例如﹕一個平時較冷漠的同事,竟主動跟她打招呼;慶幸上班時間穩定等等。阿欣慢慢領悟到感恩的力量,只要轉換心態,同一情境也可另有看法。例如﹕一個工作緩慢的同事,也可看作行事謹慎;一個經常打斷話題的同事,也可欣賞他表達力高、轉數快。
透過輔導,阿欣慢慢建立了感恩的習慣,不但對工作少了抱怨,更愈來愈喜愛工作,她現已在同一家公司做了三年多。更重要是,她已成為一個快樂的人,對生活充滿正能量。
文﹕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註冊社工蔡婉珊(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作機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