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传媒报道
2024/09/06

關注新常態下的職業倦怠

美國組織Future Forum曾於2022年發表一項有關職業倦怠(Burnout)的調查,訪問逾10萬位來自不同國家的上班族,結果顯示超過四成上班族出現職業倦怠,當中以女性和30歲以下員工尤甚。

而香港的問題似乎更嚴重,富達盟信於2011年至2022年持續進行「香港打工仔身心健康調查」,採用「職場狀況量表」(Workplace Outcome Suite)訪問了627名僱員支援計劃使用者。在使用計劃前,近八成受訪者「工作時心不在焉」;近五成「未能投入工作」及「對生活不感滿意」;逾三成更表示「害怕上班」;另有約三成半人曾「因面對困難而請假」,在受訪期間的過去1個月內平均索取6.1日病假。

新工作模式仍有壓力?

事實上,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模式,從疫情開始至今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。企業為應對疫情而進行一連串變革,當中包括在家工作(Work From Home)、混合工作模式(Hybrid Working)等,以致工作與生活的界線變得愈來愈模糊。員工需學習不同電腦軟件以配合新的工作模式,亦難像以往一樣有清晰的上下班時間,並長期處於24小時候命狀態,這都增加員工壓力,慢慢導致身心倦怠。一般來說,職業倦怠症狀大致可分為以下3個類別。

1.情感耗竭(Emotional Exhaustion)

情感耗竭是指員工對要花長時間和大量工作感到疲憊無力,甚至出現情緒低落、焦慮和憤怒。

2.缺乏成就感(Feeling Unaccomplished)

當員工缺乏成就感,意味他們可能無法達成工作目標,而對工作貢獻感到不滿意,甚至產生自我能力質疑和自我評價下降的情緒。

3.對工作的脫離感(Lack of Work Passion)

對工作的脫離感是指員工對工作角色充滿疏離感,也對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和責任感到疏遠。

企業面對時移世易和大環境改變,需考慮不同員工的需要和特性,並針對以上職業倦怠成因推行不同方案,讓雙方在這新世代達致雙贏局面:

i)提升員工對工作的掌控感

面對非緊急的工作時,容許員工有適當的「離線權」,設立界線,讓他們身心能有充分休息及增加員工的自主權和掌控感。

ii)關注員工身心健康

為員工提供合理支援作為鼓勵,讓他們感到受重視,提高成就感。管理人員亦可提供健康計畫,例如僱員支援計劃及身心健康推廣培訓課程等資源,以支持員工的身心健康。

iii)提供社群支援

積極建立互相支援及連繫的團隊,營造支持的氛圍。管理人員亦可以身作則,表現出同理心、真心關愛團隊成員,並樹立健康工作與生活融合的榜樣。

文:黎嘉欣 首席顧問

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1991年開辦僱員發展服務,其後於2005年成立富達盟信顧問有限公司,全面支援員工處理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,發展其優勢及潛能,提升他們對工作的投入度。

資料來源請按此

Whats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