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美国运通《2023年全球旅行趋势报告》显示,30%受访者表示今年将计划4趟或以上的旅行,反映不少人正进行「报復式旅游」,一解疫情下未能外游的「3年之痒」。然而,当旅游已成为习惯和我们生活一部分时,还有人会思考外游的原因吗?是单纯为了吃喝玩乐?感受当地文化?欣赏壮丽风景?探索秘境?寻求刺激?还是为了减压?
香港工作和生活节奏尤其急促,容易令人累积压力,到人们察觉压力太大时,很可能已到了「临界点」,甚至令人陷入焦虑或抑郁的状态。为了避免受这些负面情绪影响,不少人会选择到新环境来暂时逃离每天的压力,因此旅游变成很多人的「不二之选」,让我们从繁琐的工作和生活中短暂抽离、得到喘息空间。
香港人普遍选择内地或邻近亚洲国家如泰国、日本、韩国等行程较短、可简单计划的地方作为目的地;而当外游变得简单,会令它容易成为一种习惯,鼓励人们以旅游作为减压方法。
不过,也不要忽视外游所需的资金和时间,除了消耗金钱,旅行前的行程计划、旅程后的休息、乐而忘返的心情、准备上班的挣扎,或更让人疲惫不堪。若管理不善,反而加剧压力,陷入恶性循环,那还有其他有效的减压方法吗?
想减轻生活中的压力或忧虑,方法有很多,像「意像松弛法」(Visualization)是其中一种足不出户,却能让我们有置身丛林、沙滩,或其他让我们放松平静的大自然环境效果。
影片分享网站内便有不少这类型的「引导性冥想」(Guided Meditation),让我们利用短短10至30分钟的时间,达至心灵平静的意境。日后,大家想放松的时候,不妨考虑这个省时、省钱的「思想去旅行」方法。
文:黎嘉欣 首席顾问
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于1991年开办僱员发展服务,其后于2005年成立富达盟信顾问有限公司,全面支援员工处理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扰,发展其优势及潜能,提升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度。
资料来源按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