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專院校新學年碩士課程現正招生,社會科學一向是熱門進修之選。而在廣闊的社科範疇中,有兩種專業每天實踐所學去助人,而且服務需求大於供應,人手增長具潛力—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工作以人為本,入行門檻高。其他行業人士如想入行,可修讀碩士課程後申請專業資格,事業轉型突破現有框框。
註冊社工 3項必備
本港近來經濟轉差,股市樓市齊跌,山雨欲來,打工仔怕裁員減薪,但在社會服務界卻不是問題,因行內失業率向來偏低,比起整體失業率3.2%要再低一半。據統計處數據顯示,去年第3季,「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活動」失業率為1.7%,而社會工作服務從業員有30,794人,當中社工是行業核心,約佔2萬人。
社工分6大範疇,包括家庭及兒童、醫務社會服務、康復服務、安老服務、青少年服務、違法者服務;社工通常擇其一作長遠發展。6大範疇服務對象涵蓋老、中、青、幼,但有一類高危人士卻未包括在內—300多萬打工仔。據心理機構研究顯示,本港每4名白領中,便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。因此近年漸多社福機構以「僱員援助計劃(EAP)」方式,為不同類型機構的僱員提供服務,開創了非傳統服務領域。
僱員服務新領域
僱員服務這一範疇的工作極富挑戰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轄下富達盟信顧問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黎嘉欣08年入行加入現職機構當社工,曾獲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選為「新秀社工」,她說為僱員而設的服務,包括個人情緒輔導、24小時諮詢及輔導熱線服務、員工培訓及身心靈健康推廣等,遇上危急情況須即時介入處理。
黎嘉欣曾處理不少企圖自殺個案,曾經有位員工致電服務熱線,稱正從辦公室走上天台準備跳樓,她馬上啟動緊急程序,一邊與員工保持對話,一邊找同事聯絡警方協助追線,同時聯絡該公司人員,幸能及時確定員工位置,即時勸止並送院,救回一命。她指出若一間公司有員工不幸自殺身亡,其他同事亦會大受打擊,因此她與團隊須到場處理,有時或會面對數十人嚎啕大哭的場面,要即時制訂介入手法提供輔導,助他們脫離創傷陰霾,回復正常身心狀態。除自殺外,其他要即時介入的危機還有工業意外、車禍、突然暴斃、工作間暴力、火災,以至持械搶劫等。
同理心與包容
如要成為社工,必須取得認可學歷,向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註冊。外行人本科非讀社工則可進修碩士課程,取得專業資格入行,目前多家本地大學皆辦有該等課程,報讀前宜留意課程是否獲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認可。黎嘉欣原本修讀社會學,畢業後加入社福機構工作,及後在職修讀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課程,畢業後取得註冊社工資格。她說半工讀3年一點不輕鬆,除要學習各種介入手法,也須涉獵社會政策,以至組織管理等學問,另要完成800小時實習,才符合註冊規定。
黎嘉欣說,社工服務對象通常有3種層面,包括社區、小組、個案(個人),工作有3項必備:知識、技巧、態度。知識技巧可透過學習掌握,而態度則是一個不斷轉化的過程,以同理心和包容為重,與服務對象平等同行,言行不帶價值判斷。「我很相信人的彈性和潛力很大,因此先不要為自己設限,只要有志服務社會助人,透過學習也可成為社工。」她建議若有志投身社工行列,不妨先嘗試到社會服務機構申請成為義工,像她當年便曾在學友社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擔任輔導員,該等機構會為義工提供訓練。
兩部手機隨身 24小時長開
社工介入危機不分晝夜,人命悠關,保持通話要靠一部長開的電話。黎嘉欣日常工作隨身帶備兩部手提電話,一為私人用途,一為機構提供,後者24小時長開,任何時候也不關。「你或可這麼說,我們是『靠電話搵食』。萬一遇到緊急個案,機構聯絡我須確保電話能打通,這對我們的工作非常重要。」
教育心理學家 輔導與支援
與社會工作息息相關的是心理學家。作為社會科學一大學科,心理學應用層面甚廣,若要晉身專業成為心理學家,須先接受碩士課程訓練。心理學家類別眾多,除了臨床心理學家,還有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、輔導心理學家、教育心理學家,各有專門的碩士課程可供修讀。目前本港心理學家未有法定註冊制度,而香港心理學會多年來與業界聯手制訂專業資格標準和守則。
駐校提供服務
教育心理學家此一專業近年發展迅速,他們將心理學運用在教育上,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如讀寫障礙、自閉症、過度活躍的學生。目前香港心理學會的教育心理學部會員有242人,任職於中小學校、教育局、特殊學校、非政府組織等。80年代香港只有少數教育心理學家,他們多任職於特殊學校;至1994年政府推行「學校支援計劃」,把教育心理服務擴展至主流中學;後於2002年推展至小學,以合約項目形式提供服務;到了2008年,進一步設立「校本教育心理服務」,在中小學常設教育心理學家,駐校提供服務。
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主席陳秀慧博士指出,目前每名教育心理學家約為7至10間學校提供服務,未來發展空間甚大,料人手需求將持續增加。今年政府施政報告提出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,將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逐步提升至1:4。此外行內未來另一發展方向,是把服務擴展至幼稚園。
教與學的不同層面
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社工有何分別?這是常見疑問。其實教育心理學家也與社工緊密合作,但除了輔導情緒之外,工作更集中在教與學的不同層面,如個人、群體、學校系統以至社會,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,工作包括心理評估與診斷、為教師和家長提供諮詢服務、推動教師在職培訓。此外他們亦須與老師和校長合作,制訂合適的校本政策,如「考試調適」及「功課調適」等。「患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寫一篇閱讀報告會遇上較大困難,校方可透過功課調適政策,讓學生以不同形式來完成家課,如口頭匯報、繪畫等。」
教育心理學家也會為學生設計支援訓練和計劃,像協助讀寫障礙學生認字,便會用上多感官學習方法,透過各種感官刺激,增進學習成效。陳秀慧舉例說:「像觸覺學習可用手在粗糙平面上寫字;動覺學習可在地上按著字形行走;聽覺學習則以朗讀部件,如『幫』字可分拆讀成『土土寸白巾』,而『聽』字則讀『耳王十四一心』。」
教育心理學家須受專業訓練及持有碩士學歷。目前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皆辦有教育心理學碩士課程,報讀者本身須持心理學學士學位;若本科並非心理學,可先修讀認可的conversion course打好基礎。修讀教育心理學碩士課程,除學習有關評估和介入的知識外,另要完成最少1,200小時實習,加上完成研究論文,方可畢業,之後可向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申請成為會員。
上班要 「拖篋」?
教育心理學家工作有較大自主性和彈性,日常需帶備各種物資穿梭不同學校,如專業評估工具、電腦、書籍等,所以上班通常會拖篋。
Text:甄榮康